《我的解放日志》:打工人必看的治愈神劇
就當下影視劇易爛尾的大環境下,韓劇《我的解放日志》在完結后,依然能保持住9.1的高分,實屬罕見。
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,沒有懸浮的職場逆襲,沒有故作矯情的呻吟,這部聚焦于普通打工人廉家三姐弟的劇作,以一蔬一飯的日常為主線,精準狙擊了我們平凡又偉大的生活。
經歷了生活的千錘百煉后,昌錫,基正,美正在每個醒來的清晨,為無法擺脫的壓抑感深感無助,卻也在停留片刻,擁抱希望過后,依舊馬不停蹄地上路。
這部由金錫允導演、樸海英編劇的劇集,講述的是一個關于逃離無解人生的治愈系故事。
女主角廉美貞與大姐琦貞、二哥昌錫連同父母一起住在京畿道的鄉下,京畿道在首都首爾附近,用現在的話說他們屬于城鄉結合部青年,他們住在鄉下,每天通勤時間要三小時。
平常屬于自己的時間用在通勤上,周末的時間要用于幫父母勞作上。
無論多么親密的關系,都有無法和對方交集的地方,那個不能交集的地方就是孤獨。
像美貞性格內向,不善言辭,典型社恐人士,所以在職場上也混得不如意,上司喜怒無常,方案做得也是一團糟,經常被批。
她和同事關系冷漠,總是以家住得遠為理由拒絕各種集體活動和聚餐,以至于同事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她的格格不入。
期待世界末日,希望遠離塵囂。
在公司人事多次找美貞談話,讓她參加任意一個公司同好時,美貞終于忍不住爆發了:
“所有人際關系都像是在工作,清新的每個瞬間,都在勞動。什么事都沒發生,也沒有人喜歡我。”
裹挾著末世氣息,只有無言的滄桑感,美貞說出這句話時,一瞬間仿佛老了十歲。
當工作與人際關系壓迫個體到窒息時,社恐之人,往往無助相隨。
雪上加霜的是,美貞借給前男友信用卡,卻被銀行告知欠下巨款,喜歡過的男人失蹤了。
美貞到處打聽這個男人的下落,才發現他是騙子渣男,只有自己被蒙在鼓里。
年過三十,她還是缺乏社會經驗和生活閱歷。
當現實里的一切都屢遭失意時,她復陷入萬般自艾自憐之中,卻也連憤怒的力量都已失去,也琢磨不明白為何會這樣。
人生有時無解,方才讓人郁結。
而她的大姐琦貞性格與美貞截然相反,為人直率,性格火爆,每天重復同樣的工作和生活,上班與人吵架,下班折騰自己,就是遇不到愛情。
二哥昌錫因為經濟條件差,時常陷入自卑的情緒里,并因為害怕女友嫌棄自己而先放棄對方,就在分手的那天,他也一直在擔心趕不上末班車。
三姐弟每晚回到家中,要不就是相對無言,要不就是彼此開罵,與父母也只是表面上敷衍式地交流。
或許只有這樣,才能將白天無法吶喊出來的疲倦卸掉。
其實表層越是波瀾不驚,內里情緒的起伏就越洶涌,最終發泄的端口才越悲哀。
而現實生活中,我們很多人都如同美貞一樣,將想法深埋心中,在都市的喧鬧聲中,麻木著自己,所以也需要像美貞那般,解放自己。
而所謂的解放即看清生活的真相后,用力對抗人生的虛無感,在一地雞毛的瑣碎中仍能看到希望。
劇作后半段,廉家那大量的明媚農場風光鏡頭,與首爾社畜人生的灰暗基調形成了對比,從而產生參透生活的真諦后向上的力量。
經歷了人生些許變化后,于琦貞,解放是遠離愛情焦慮后的解脫;二哥的解放是成長;對于美貞來說,解放是放下,與自我和解。
和傳統劇作相比,本劇并沒有譜寫一個明顯的大團圓結局,而是讓幾位主角重新過起索然無味的人生,繼續探索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。
這是人生,是活著的感覺。
也是本劇感動我們的原因,因為他們每一個竭盡全力的生命,雖沒有華服加身,沒有珠寶環繞,卻燦爛繁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