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業內第三份ESG報告,低調中信消費金融發展理念曝光
從鼓勵“消費主義”到倡導“理性借貸”,從追求“利潤為王”到踐行“金融為民”,不知不覺間,消費金融公司的風向標已悄然轉變。
這種轉變的背后,是金融業創新發展理念主導下的轉變。ESG理念便是其中的抓手。
6月12日,中信消費金融迎來公司成立三周年紀念日,并發布公司首份ESG報告。這也是繼馬上、捷信之后,行業內第三家發布ESG報告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。
踐行ESG,提供負責任的金融服務,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,已經成為當下整個行業的共識。更多的消費金融公司近年來在政策引導、市場競爭中,從一開始的困惑,到逐漸理清思路,走出屬于自己的創新之路。
從行業趨勢來看,消費金融未來的發展,不是誰走得更快,更是誰走得更遠。在這背后,如何讓平衡企業的盈利能力與承擔社會責任,如何處理鼓勵健康消費與過度信貸之間的矛盾,還有待行業人士來共同探索。
01
踐行ESG是趨勢
6月1日,中國銀保監會印發了《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指引》,要求銀行保險機構從戰略高度推進綠色金融,并且第一次提出銀行保險機構要重點關注ESG風險,把ESG納入全面風險管理流程。
實際上,早在《指引》出臺之前,就已經有銀行和消費金融公司積極踐行ESG,將其融入探索實踐之中。
比如,2021年末,馬上消費公開披露了首份系統性ESG報告,成為行業內首家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。
在報告中,馬上消費主動把節能減排、鄉村振興、普惠金融、消費者保護融入到企業的治理和規劃中,這為其他消費金融公司的發展提供了樣本。
比如,中原消費金融不斷向用戶普及綠色金融理念,通過推出“7天無理由還款”權益,用戶在首次借款的前7天內提前還款,不收取任何費用,鼓勵用戶適度消費,避免造成資源浪費。
又比如,興業消金積極推廣高等教育貸款“興才計劃”,參與創辦興才勵志成長基地,這些都是將ESG發展理念融入普惠金融實踐之中的典范。
此外, ESG可持續發展戰略也得到了金融科技公司的集體重視。
早在2021年10月,陸金所控股(NYSE: LU)發布了其首份ESG報,成為中國上市金融科技公司中最早發布全面系統ESG報告的頭部企業。
而就在6月1日,螞蟻集團發布2021年可持續發展報告,正式啟動“數字普惠”、“綠色低碳”、“科技創新”和“開放生態”四位一體的ESG可持續發展戰略。
“這些誤解本身也說明了一些問題。”螞蟻方面坦言,面對旗下的消費金融業務曾面臨著洶涌的高杠桿、高利貸的質疑之聲,公司由一開始的困惑,到逐漸理清思路,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,將理性借貸作為核心KPI。
從行業看,金融行業踐行ESG勢在必行。消費金融唯利潤論走到了死胡同,只有服務實體、服務政策目標才是監管導向下的正確選擇。
這樣看來,消費金融公司踐行ESG理念,是趨勢,也是出路。
02
“回歸”也是種動力
對于消費金融公司來說,僅僅追求規模、利潤的發展模式,其實并不利于整個行業的長期發展。于是,在金融監管部門的督促和引導之下,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重視履行社會責任。
踐行ESG,我們看到,整個行業都積極行動起來。不同的是,在這背后,有的公司是監管趨嚴后的被動為之,而有的公司卻從一開始就將其作為成長的內生動力。
拿中信消費金融來說,公司自 2021 年開業以來,就致力構建良性循環、可持續發展的消費金融業態。經過三年的業務探索與經營,公司在數字金融、科技金融、綠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層面碩果累累。
6月12日,中信消費金融發布公司首份ESG報告。報告顯示,截至2021年底,中信消費金融累計服務客戶達830萬人,廣泛覆蓋全國各地,客戶群體分布以農村為主,不斷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新能量。自成立以來,中信消費金融已實現農村交易筆數超2000萬,金額總計近200億元。
中信消費金融還不斷加強鄉村消費金融產品創新,2021年10月,中信消費金融利用自身品牌宣傳優勢,聯合中信集團內部企業推廣助農產品(000061),通過線上引流,切實幫助農戶解決部分農產品在當前特殊疫情時期的滯銷問題。
“只有客戶的生活越來越好,行業才能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。”從過往的實踐來看,看似困難的2021年,持牌消金整體業績實現正向增長。而這種增長,正是得益于這種回歸理性的發展。